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09-28
受褐飛虱前期遷入早、遷入量大,田間蟲量大,短翅型成蟲出現早、數量高及防治、氣候、食料等因素影響,今年晚稻褐飛虱發生情況十分嚴重。通過前階段的科學防控,4代褐飛虱大暴發勢頭得到了有效遏制,田間蟲量基本控制在防治指標以下。但部分失治或漏治的稻田田間蟲量仍較高,且不同地區間、田塊間蟲情差異較大,發生程度極不平衡,局部田塊已出現零星“冒穿”。根據當前田間蟲情基數預測,預計七(5)代褐飛虱在大部分連作晚稻和當前蟲量較高的遲熟單季粳稻上仍將大發生。
一、褐飛虱
燈下蟲量:據全省各級病蟲監測站調查,9月2日-12日全省各地出現明顯稻飛虱遷入峰,且數量較大。其中,淳安縣9月6日-8日燈下共誘到褐飛虱14272只;富陽市9月3日、7日和8日出現遷入高峰,燈下蟲量分別為5360只、1211只、1784只; 桐鄉市9月8日-9日高峰日蟲量為4511只;椒江區9月6日、12日高峰日蟲量分別為2968只、2366只;龍游縣9月5日、8日湖鎮王家單燈日誘褐飛虱分別為2311只、4442只,為近幾年之最;武義縣9月2日燈下蟲量為6656只;永康市9月11日燈下蟲量為2722只;象山縣9月5日燈下蟲量為1136只。
田間蟲卵量:當前田間蟲量和卵量差異較大,特別是前期防治質量差、選用藥劑不對口的田塊,殘留基數較高,不同地區間、田塊間的殘留蟲量差異較大。據各監測點9月10日調查,嘉興市觀測圃百叢蟲量為3915只,南湖區觀測圃雜交稻百叢蟲量達36660只,建德市田間褐飛虱百叢蟲量為1408只,觀測圃褐飛虱百叢蟲量為12580只;溫嶺市單季稻百叢卵量為41471粒,連作晚稻百叢卵量為5317粒;黃巖區平均百叢蟲量為7303只,部分田塊水稻植株基部已發黃;遂昌縣平均百叢蟲量為2663.3只;余姚市平均百叢蟲量為3964只,百叢卵量為30387粒;金華市平均百叢蟲量為1280只,平均百叢卵量為4000粒,最高田塊百叢卵量超過10000粒,部分田塊因失治、漏治或防效不理想,田間蟲量高,平均百叢殘留蟲量超過10000只,最高田塊達到80000只,個別田塊已經出現“冒穿”、“毀桿”現象;椒江統防區平均百叢未孵化卵量為11755粒,最高田塊達19364粒;而農民自防區的失治田塊平均百叢蟲量為2256頭,平均百叢未孵化卵量為47209粒。
二、氣候條件
據省氣候中心預計, 2012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全省大部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其中9月中旬接近常年略偏低,9月下旬接近常年略偏,10月上旬略偏高;總降水量浙中南地區略偏多,其他地區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其中9月中旬、下旬全省大部接近常年或略偏多,10月上旬偏少。
當前,浙江省大部分稻區單季稻正處于抽穗至乳熟期,連作晚稻正處于孕穗至破口始穗期,是產量形成和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鑒于當前大部分連作晚稻和部分單季粳稻褐飛虱蟲量較高,田間病蟲情復雜的實際情況,加之入秋后的氣候條件對病蟲,特別是“兩遷”害蟲的發生較為有利,以及9月中旬褐飛虱遷入數量的不確定性,浙江省晚稻重大病蟲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因此,各地務必提高警惕,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做好晚稻褐飛虱、稻縱卷葉螟、稻曲病和紋枯病等重大病蟲的監測和防治工作,切實加強田間普查,重點加強蟲量和卵量的調查,準確掌握病蟲動態,及時發布病蟲情報,科學指導,分類防治,有效控制病蟲危害,確保晚稻豐產豐收。同時,切實加強晚稻穗期安全用藥指導,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確保稻米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