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來源:Agropages (世界農化網) 日期:2011-11-07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10月28日報道:自從1938年科學家發現了蘇云金芽孢桿菌Bt中的細菌毒素具有殺蟲作用起,這個生物農藥被廣泛用于有機和常規種植的作物保護領域,此外科學家還開發出能產生Bt毒素的抗蟲轉基因作物。Bt 技術在作物保護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歐洲玉米螟、煙芽夜蛾、西部玉米切根蟲和棉鈴蟲等重大害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害蟲漸漸對Bt產生了抗性,來自德國的科學家通過對Bt抗性機理的研究,成功找到了新的Bt抗蟲毒素,來有效應對害蟲的Bt抗性問題。
科學家們發現,Bt中天然產生的Cry蛋白在殺滅食草害蟲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害蟲的中腸中有存在一個鈣粘著蛋白, 它和Cry蛋白結合后導致昆蟲死亡,但是某個特定的鈣粘著蛋白變性后,害蟲就會產生抗性,以前的Cry1Ab和Cry1Ac這兩個蛋白的抗蟲效果也因之不斷下降。 科學家對這兩個蛋白進行改性,得到了Cry1AbMod和Cry1AcMod兩個新蛋白, 發現它能有效對抗害蟲抗性。
它們用這兩個新抗蟲蛋白在5類主要害蟲中的12亞種進行了研究,包括對Bt未產生抗性的和不產生抗性的品種,得到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這兩個新抗蟲毒素甚至對那些非鈣粘著蛋白變異而產生抗性的害蟲也有明顯的效果,有趣的是,它對超級抗性的煙芽夜蛾效果特別強,它不但鈣粘著蛋白發生了變異,還有其它影響ATP結合盒轉運子功能的蛋白也產生了變異。在一個玉米螟和一個小菜蛾品種中, 這兩個新毒素的抗蟲效果是普通抗蟲蛋白的350倍,僅對極少數由鈣粘著蛋白變異產生抗性的害蟲無效。
雖然新抗蟲蛋白對植物保護非常有用, 但是科學家建議還是應當同其它的Bt抗蟲毒素結合使用以保證最佳效果, 生物學家也建議對種植戶告知詳細這個新產品的詳細信息,讓他們嚴格采取一些措施使用來降低抗性產生的幾率,這些措施包括:使用不同的殺蟲劑,輪植作物, 種植Bt轉基因作物種植區時還要同時種植非Bt轉基因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