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全國農技推廣網 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 日期:2012-04-01
二點委夜蛾屬群居性暴發(fā)性害蟲,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組織專家會商預測,2012年該害蟲將在黃淮海麥茬夏玉米大部偏重發(fā)生,預計發(fā)生面積將超過4000萬畝。若幼蟲發(fā)生高峰與夏玉米苗期吻合,將對夏玉米的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做好玉米田二點委夜蛾防控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玉米二點委夜蛾防治處置率達到9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
二、防控策略
根據二點委夜蛾的發(fā)生為害特點,以保障夏玉米生產安全為核心,以綠色防控技術為支撐,采取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導、化學和物理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控策略。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點
以麥茬夏玉米田為主,高產麥田收獲后田間麥秸和麥糠覆蓋厚的田塊為重點。重點防控時期是在麥收后到夏玉米苗6葉期前。
(二)主要防控技術措施
1. 農業(yè)措施
1.1深耕冬閑田:四月份結合棉花等春播作物的播種,對前茬為棉田、豆田等冬閑田且沒有秋耕的地塊進行深耕,破壞二點委夜蛾越冬幼蟲的棲息場所,減少蟲源基數。
1.2 播前滅茬:小麥收割時在收割機上掛上旋耕滅茬裝置,粉碎小麥秸稈;同時在麥田施用秸稈腐熟劑,既可惡化害蟲生活環(huán)境,有效減輕二點委夜蛾危害,又可提高玉米播種質量,達到齊苗壯苗。
1.3 清除玉米苗根基的覆蓋物:及時清除玉米苗周圍的麥秸和麥糠,減少二點委夜蛾適生環(huán)境,消除對其發(fā)生的有利條件。一旦發(fā)生幼蟲危害,及時清潔田間囤聚在玉米苗基部的麥秸后用藥圍棵保苗,可以大幅度提高防治效果。
2. 物理防治
麥收時開始到玉米6葉前利用誘蟲燈對二點委夜蛾成蟲進行大面積誘殺,有條件地區(qū)按每30-50畝一盞燈布燈誘殺,減少夏玉米田間落卵量,降低蟲源基數,減輕為害。
3. 化學防治
3.1 種子處理:利用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拌種或含有上述成分的種衣劑包衣,在控制地下害蟲的基礎上,可以兼治二點委夜蛾。
3.2播后苗前噴霧:對未旋耕麥田,在夏玉米播后出苗前,結合玉米田“封”、“殺”除草加入有機磷農藥,或選用有機磷農藥全田噴霧,盡量選用高壓噴霧器打透覆蓋的麥秸,殺滅在麥秸上產卵的成蟲、卵及在小麥自生苗上取食的低齡幼蟲。使用藥劑可選用毒死蜱、辛硫磷乳油和阿維菌素等藥劑,避免單獨使用菊酯類農藥。
3.3 苗后噴霧:在玉米6葉期前,防治二點委夜蛾幼蟲,將噴頭擰下,順壟噴撒藥液,或用噴頭直接噴根莖部,直接毒殺大齡幼蟲。
3.4 毒餌誘殺:用毒死蜱乳油或辛硫磷+敵敵畏+碎青菜葉(或雜草)+炒香的麥麩,兌水到可握成團制成毒餌,于傍晚順壟放置撒于經過清壟的玉米根部周圍,不要撒到玉米上。
3.5撒毒土: 用毒死蜱或辛硫磷制成毒土均勻撒于經過清壟的玉米根部周圍,但要與玉米苗保持一定距離。
四、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主推技術
(一)物理誘殺技術
在麥收時二點委夜蛾成蟲羽化期,統(tǒng)一組織,利用誘蟲燈大面積誘殺二點委夜蛾成蟲。
(二)播前滅茬
在小麥收獲時在收割機上掛上旋耕滅茬裝置,粉碎小麥秸稈于夏玉米播種前,破壞二點委夜蛾的產卵和棲息場所。
(三) 清棵保苗
玉米出苗后及時清除玉米苗周圍的麥秸和麥糠,破壞二點委夜蛾棲息環(huán)境,減輕為害,同時有助于化學防治用藥到位,達到圍棵保苗的效果。
(四)化學防治
1. 種子處理:利用化學藥劑統(tǒng)一拌種。
2. 播后苗前噴霧:麥茬田夏玉米出苗前,全田噴霧,強調噴勻打透,消滅卵和低齡幼蟲。
3. 苗后噴霧:玉米苗6葉期前,全田噴霧,或將噴頭擰下,順壟噴撒藥液,或用噴頭直接噴根莖部,直接毒殺大齡幼蟲。
4. 毒土和毒餌圍棵保苗:用毒餌或毒土圍棵撒施,滅蟲保苗。
五、關鍵工作措施
(一) 加強監(jiān)測預警
黃淮海夏玉米區(qū)各省市,應根據二點委夜蛾的發(fā)生特點,在小麥收獲前開始利用測報燈觀測二點委夜蛾成蟲動態(tài),夏玉米出苗后及時進行幼蟲數量以及玉米被害情況調查,及時發(fā)布二點委夜蛾發(fā)生趨勢,指導防治。
(二) 搞好宣傳指導
二點委夜蛾是新發(fā)害蟲,具有隱蔽為害性,防治關鍵期短,特別是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缺乏認識,防治上難以把握關鍵時機。各級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現場培訓會、印發(fā)明白紙、電視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二點委夜蛾的識別特征、危害特點和科學的防治技術,真正實現防控技術進村入戶。
(三)開展統(tǒng)防統(tǒng)治
二點委夜蛾隱蔽性強、具有群居性和暴發(fā)性,一旦防治不及時往往造成玉米的嚴重損失,為此,要求按照“治早治小,滅蟲保苗”的原則,抓住玉米6葉前低齡幼蟲期的關鍵防治環(huán)節(jié),開展統(tǒng)一防治,同時,切實搞好效果調查,做到及時查漏補缺,不留死角,確保夏玉米的安全生產。
本欄目編輯:路鵬 電話:010-84885233 郵箱:lupeng@ccpia.com.cn
中國農藥工業(yè)網 http://www.scwushuichulishe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