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銳 來源:農民日報 日期:2012-04-01
3月22日,在北京市通州區漷縣鎮草場村魏永剛的農藥銷售點的倉庫里,堆放著幾個裝滿東西的編織袋。記者打開看到,原來里面裝的是一個個農藥包裝廢棄物,魏永剛說:“今年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是從3月15日開始的,短短一周的時間,我這個點回收農藥廢棄包裝袋7300個,玻璃瓶有580個?!?nbsp;
據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金曉華介紹,我國一直關注生活垃圾、白色垃圾的整治和回收工作,但農田包裝廢棄物的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為提高北京市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防控能力,降低農藥使用量,提升農藥利用率,實現農田農藥面源污染的可持續治理,從2009年開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實施了“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基礎建設及綜合開發規劃”-田園清潔循環工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項目。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出了有償置換模式、現金回收模式、平原區回收模式以及山區模式四種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模式,將廢棄的農藥包裝袋、瓶、桶等進行定點回收、分類,并統一進行銷毀。
通州區植物保護站站長金紅云說:“去年,我們依托現有農藥連鎖配送點的資源優勢,在全區設立了9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利用農戶買農藥的機會,大力宣傳農藥包裝廢棄物對農田、環境、人畜的危害,讓農戶樹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的意識。同時,為了保證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工作的持續性,我們探索出了有償置換的運行模式。農戶拿來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無論是袋,還是瓶,以30個為單位,可以在回收點當場換一袋洗衣粉,或一瓶洗滌靈或一塊肥皂,這樣就調動了農戶撿拾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積極性。僅2011年,通州區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達26.7噸,150萬個袋(瓶)。”
據金曉華介紹,除了通州區的有償置換模式,京郊其他區縣在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上也各有創新。順義區充分利用全區16家農藥連鎖配送店,探索了定點定人、按件計價、分類回收、分期集中、統一銷毀的現金回收模式。順義區植保站與農藥連鎖配送店簽訂回收協議,共同制定回收價格,即不分種類、大小一律按每個空包裝0.1元,其中,每個包裝物付給上繳人0.07元,回收費用由連鎖店先行墊付。該模式實現了回收工作的日常化,充分調動了農民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積極性,初步形成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產業。大興區在魏善莊、采育兩鎮3.1萬畝項目區探索了“平原區回收模式”。針對平原區每個村都建立了保潔隊(隊員8人~10人)的實際情況,采取了雇用保潔隊撿拾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模式,回收資金按每畝1.2元下發到兩個項目鎮科技站,科技站按每畝0.6元與保潔隊簽訂回收協議,由保潔隊負責本轄區農田農藥包裝廢棄物統一回收、集中存放,根據回收數量集中送科技站統一分類。延慶縣植保站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政策與山區生態林補償政策相結合,充分利用護林員隊伍大、分布廣、工作區域固定、收入不高、便于組織管理等特點,探索了山區回收模式。由延慶縣植保站與項目區鄉鎮林業站簽訂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協議,由鄉鎮林業站組織該項目區的護林員實施農藥空瓶回收工作,每村為一小組,由組長負責,每個護林員負責農林面積300畝,在農忙季節每10天回收一次,在農閑季節每20天回收一次。
據統計,2011年該項目回收、銷毀農藥廢棄包裝物約為750萬個,重約59.5噸,清潔面積達59.43萬畝。
北京市農田有了“清潔”的環境,溝渠、田間地頭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減少很多,但作為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工程來說,形成可持續性的運行機制仍任重道遠。
金曉華介紹,由于農田內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多年沉積,在政策執行初期,回收、處理費用遠遠超出初定政策,加大了該項目的工作強度?!叭ツ晖ㄖ輩^農藥廢棄包裝物項目資金不足20萬元,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置換物、運輸、勞務等費用花了40萬元。今年我們設立了15個回收點,實現了通州區鄉鎮農藥包裝廢棄物全覆蓋,資金的缺口會越來越大?!苯鸺t云苦惱地說。
因此,有關人士建議:根據目前北京市農田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現實情況,應對項目資金分配進行科學調整,以保障該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建議農業部在《農藥管理條例》中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制定明確的規定,以法律的形式實現農藥廢棄包裝物管理科學有效運行。同時要不斷探索農藥包裝廢棄物管理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宣傳、回收和處理工作,從而保障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本欄目編輯:路鵬 電話:010-84885233 郵箱:lupeng@ccpia.com.cn
中國農藥工業網 http://www.scwushuichulishe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