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南方農村報 來源:南方農村報 日期:2012-03-13
并購重組的故事在農藥行業中頻頻發生,然而,上市公司華陽科技(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卻沒有等到夢想成真的一天。3月7日,華陽科技發布公告稱,經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委審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未能獲得通過,公司股票3月7日起復牌。
受此重大利空影響,3月7日,華陽科技開盤即“一”字跌停。近年來,華陽科技主營農藥化工業務虧損嚴重,本欲引入礦業資產重組上市,但此次重組夢碎,意味著華陽科技不得不再次尋求脫困之路。
主營業務持續虧損
山東華陽農藥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主營農藥產品毒死蜱、二甲戊樂靈、乙草胺等。1999年,其聯合四家單位成立了山東華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華陽科技在上海發行A股股票上市。
但上市后,華陽科技的業績表現平平。南方農村報記者調查發現,其業績在2005-2006年連續出現大幅下滑,2008年更是出現虧損,凈利潤虧損達7000多萬元。2009年,公司從表面上看實現凈利潤436.4萬元,但扣除4985萬元的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4549萬元,而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中,政府補助高達5572.5萬元。2010年,華陽科技財報顯示,其凈利潤又虧損6000多萬元。而2011年又公告預虧,華陽科技前景堪憂。
據了解,近年來華陽科技也一直在主營業務上尋求突破。東方艾格分析師許洪志介紹,華陽科技上馬的“神農丹”、“滅多威”等新項目,但對其銷售業績以及市場份額增長并不明顯,除農藥外,其上馬的非農藥項目又面臨著資金鏈緊張的困擾。
華陽科技稱將繼續重組
由于主營業務的業績一直未有起色,從2008年開始,華陽科技就開始公開征集受讓方,尋求重組之路。2011年1月31日,淄博宏達礦業有限公司以2.945億元拍走華陽科技3100萬股,占華陽科技總股本的20.38%,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宏達礦業董事長段連文由此成為華陽科技新實際控制人。
此后宏達礦業即啟動重組,擬將其本部擁有的經營性資產及相關負債與華陽科技全部資產和負債進行資產置換。如果重組成功,華陽科技的身份將由農藥企業變為礦業公司。該重組預案公布后,華陽科技一度被游資瘋狂炒作——從2011年4月29日起,華陽科技股票連續拉出七個漲停榜,股價翻番,被稱為去年A股市場上的一只“妖股”。
對于這次結果,華陽科技董秘于曉兵以及華陽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均稱出乎意料,但對于具體原因尚不清楚。
然而,令人驚詫的是,3月7日在重組失利以及大盤下跌的雙重打壓下,開盤股價一直處于跌停的華陽科技在臨近收盤時涌入凈資金4606萬元,股價也自14:54開始,從跌停板的價位一舉而起,奮力拉升超過5%,并一舉把股價從10.09元的跌停板拉高。最終,華陽科技成功打開跌停板,終盤股價收報10.73元,跌4.28%。
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盡管此次重組被否,但擺在公司面前的只有重組一條出路,市場上的資金無非還是押注這一點。
當天,華陽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也承認,公司不會放棄重組,但什么時候再重新上報,現在還不好說。
行業持續低迷業績難改善
在徐洪志看來,這次華陽科技重組失利對于其管理層是個重大打擊,“畢竟籌備了那么久。”對于華陽科技而言,無論其未來的出路是繼續重組,還是堅守農藥化工主業?無論哪種選擇,留給華陽科技管理層的時間已經不多,此前華陽科技在1月30日發布了業績預虧公告。由于2010年、2011年兩個年度連續虧損,若公司2011年度業績經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確認繼續虧損,公司將會被“ST”。如果2012年度起業績仍然虧損,則上市公司有可能被證監會實施退市。這將給上市公司和股東造成巨大的損失。
業內分析師指出,近年來農藥化工行業陷入產能嚴重過剩、同質化低價競爭的泥潭,由于產品競爭力低,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寄望通過改善其原有農藥業績實現扭虧較為困難,不少企業唯有通過破產重組,恢復期持續經營能力,為此不得不將上市公司的“殼”賣掉。
據了解,近年來,一些業績不佳的農藥上市公司紛紛走向重組之路,除華陽科技外,大成股份也擬“賣殼”給華聯礦業。此前農藥上市公司福建三農經過重組,已成功變身為房地產為主業的泰禾集團。上述公司在重組前,均是持續嚴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