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網 來源:中國網 日期:2012-02-29
近幾年來,不少農藥經銷商的庫存往往都偏大,庫存農藥最后或退給廠家,或壓在倉庫,或過期作廢,給制造商和經銷商都造成不小的損失。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何在?
這與2005年南方水稻區稻飛虱大爆發有一定關聯。那年全國稻飛虱大爆發,導致防治稻飛虱的藥劑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并且價格一路走高,如敵敵畏由正常年份的每件120元左右暴漲到200元每件,這利好結果給經銷商留下了“多儲備、多賺錢”的深刻印象。于是少數農藥經銷商“守株待兔”,每年指望著農作物病蟲害“嚴重”或“爆發”,結果這幾年愿望頻頻落空,大量進貨從而導致倉庫里過期農藥逐年增多。
那么,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對農作物病蟲害有一個較準確的預測。農作物病蟲害具有突發性,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水稻“二遷”害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是隨臺風從東南亞而來,并且由南向北為害。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個特性時刻關注著海南、廣西、廣東等省份的“二遷”害蟲發生情況,并且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因為氣候與農作物病蟲害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而言,雨水偏多的年份農作物病害嚴重;連續天晴高溫農作物蟲害嚴重。應根據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程度決定儲備品種和數量。
其實,農藥經營以農作物病蟲害“中等偏輕”年份備貨更為現實。這樣經銷商會有一種緊迫感,會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同時會提早動手,以更快的速度搶占市場。手中一旦擁有好品種,迅速出擊布局市場。由于著眼于“中等偏輕”年份,總感到經營難度大,所以經營業主經常深入第一線尋找商機。在進貨策略上也會謹慎,由大批量進貨改為“少量多次”,盡量控制庫存,從而使年底庫存顯著減少。這樣經銷商由原來被動等待變為主動出擊,就會在整個經營活動過程中贏得主動,經濟效益也必然會大幅提高。
本欄目編輯:路鵬 電話:010-84885233 郵箱:lupeng@ccpia.com.cn
中國農藥工業網 http://www.scwushuichulishe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