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 日期:2012-02-24
年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號文件第一次聚焦科技強農。南京市圍繞解放科技和人才生產力推出“科技九條”。作為全國農業科研實力最強的高校,和創造了三次技術轉讓成就“紅太陽”這一校地合作轉化樣本的南京農業大學,將如何抓住這次前所未有的機遇,再次創造校地合作科技強農的新輝煌?南京農業大學校長周光宏接受了專訪。
不能錯過機遇,校慶年定為“科技年”
今年是南農大建校110周年,這個極具意義的年份被定位為“科技年”,在南農大110年發展史上還是首次。
為什么這么定位?原因有2點,一是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號文件都是關注科技強農,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二是南京正在大力推進科技創業創新,今年年初楊衛澤書記到南農大調研時特別強調深化校市合作,建設大學科技園,充分釋放南京農業科教人才資源優勢。前不久南京又出臺了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業的“科技九條”。我們覺得,對正在爭創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南農大來說,無論從國家還是地方層面出發,都是難得機遇,不能錯過。這個機遇可以說是千載難逢,中央一號文件對全國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是百年一遇,“科技九條”對南京科技工作者也是百年一遇,那么對于南京的農業科技工作者來說,兩個百年一遇那就是千載難逢。
前兩天我在接待全球農業科教水平領先的日本京都大學代表時曾特別提到我們的“科技年”,他們非常贊賞,認為南農大正面臨著最好的政策環境和機遇。
“科技年”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今年南農大將在人才培養引進、體制機制創新、創業政策突破、校地共建產學研基地等方面有一系列動作,我先講2個細節:一是學校的產學研處近期要增設一個針對南京“科技九條”的科研成果轉化、科技人員創業的服務科室;二是今年10月20日,南農大將舉辦110周年校慶,有50多場專項活動,這些活動的主題都將圍繞科技強農和科技創業創新。
聚焦現代農業五大領域,推廣校地合作轉化新模式
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國農業發展要在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精準農業技術等五大領域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南農大在這五大領域的人才、科技優勢十分突出。以精準農業技術為例,南農大的精準農業技術已經在南京和全省進行了推廣,在高效和綠色農業發展上作用巨大。再比如生物農業,今年南農大將依托在生物種業、生物反應器、生物農藥、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南京共建大學生物科技園,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此外南農大現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1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近期陸續獲批建設,有大量成果能夠轉化。
科技進步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就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我們的科研工作也始終圍繞著為先進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主題。 南農大在1990年30萬元轉讓“滅鈴皇”,1998年1500萬元轉讓活性地龍蛋白制品,2001年轉讓“南抗3號”抗蟲棉,使當初靠5000元起家的高淳縣農藥化工廠發展成為今天世界農藥10強企業之一的紅太陽集團。除了紅太陽,我們與雨潤集團、衛崗乳業都進行了長期的技術合作,為地方企業的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同時這也為我們積累了校地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與地方和企業合作的使命和責任。
南農大在宜興的“新天地”產學研基地安排了十幾名教授、四五十名研究生,在那里上課、搞科研、搞推廣,科研立項都與當地農業技術發展需求相結合。我們發現這種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相結合的模式效果很好。今年我們要在南京打造兩個新的產學研基地繼續推廣。
和南京共建2個大的產學研基地,5項政策對接南京“科技九條”
今年是南農大科技創業創新載體建設的突破之年。前幾天,在國家級的南京溧水白馬農業科技園也就是白馬農業科技特區的掛牌儀式上,我作為入駐園區的農業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發言,我們的項目是該園區目前面積最大的農業產學研基地。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南農大加快產學研的步伐與南京非常“合拍”。
除了在溧水白馬科技園建設5000畝的農業科技示范園之外,今年南農大將在浦口珠江校區建設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模式的大學科技園,在園區建生物農業創新中心,孵化生物種業、生物農藥、生物能源等產業,力爭建成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形成產業集聚。
南京“科技九條”出臺后,我們也在積極推動學校的相關政策改革與之相匹配。目前已經有五方面的考慮或者行動:一是由學校與南京市相關部門組成校市合作會商工作組,研究制定校市合作推進方案及跟進服務舉措,加快南農大人才科技資源與南京農業產業的對接;二是整合學校原科技處、產學研合作處、實驗室與基地處等部門,成立科學研究院,形成整體科研優勢,提高科技創新和競爭能力;三是政策突破,最近南農大新出臺了《南京農業大學對外科技服務管理實施細則》,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地方科技招投標,承接地方政府及企業科研課題;四是首次在南農大產業學基地聘請一批“推廣教授”,和校內教授享受同等待遇,工作考核以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為主;五是鼓勵學生到南農大產學研基地休學創業,尤其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結合研究課題配合導師及技術團隊休學創業。
本欄目編輯:路鵬 電話:010-84885233 郵箱:lupeng@ccpia.com.cn
中國農藥工業網 http://www.scwushuichulisheb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