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農藥工業網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1-12-21
2011年遼寧省農作物病蟲鼠害防控面積超過1.8億畝次,其中,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2100萬畝次,帶動實施大規模戰役式統防統治5800萬畝次,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控效果顯著,平均防治率95%以上,整體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
玉米病蟲害統防統治取得突破性進展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生產的最主要害蟲。據統計,2011年全省玉米螟發生面積累計達到3084萬畝次。為此,省農委和植保部門積極組織開展了玉米螟綠色防控統防統治行動,取得顯著成效。今年是遼寧省歷年來防控經費投入最多的一年,防控面積最高的一年,防控效果最好的一年。
防控面積明顯增加。全省累計投入玉米螟防控經費近4000萬元,完成防治面積達2500萬畝次,其中,綠色防控面積達1200萬畝,比上年增加近20%,創下了全省玉米螟綠色防控的最高紀錄。
防控效果明顯提高。1000余萬畝玉米田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平均卵塊寄生率達到70%,加之應用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技術模式防治玉米螟,平均綜合防效可達75%以上,平均增產率為8%。
經濟效益明顯增長。經過防效調查和抽樣測產,全省實施玉米螟綠色防控區域的畝產平均在1200斤,每畝平均增產96斤,全省1200萬畝綠色防控面積,可增產11.52億斤。按照玉米均價0.85元/斤計算,每畝挽回經濟損失81.6元,減去畝防螟成本3.5元,畝凈收益78.1元。全省共挽回經濟損失9.792億元,投入產出比1∶23.3。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推廣玉米螟綠色防控技術,增加了有益天敵的數量,保護了田間原有天敵種群,對害蟲自然控制能力逐年加強。
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取得決定性勝利
2011年全省水稻主要病蟲害發生面積達3000萬畝,尤其水稻葉瘟病在沈陽、鞍山、遼陽等中部稻區發生較重。全省累計投入防控資金800 余萬元,完成水稻病蟲害防治面積4000萬畝次,防治處置率達95%以上,其中,統防統治面積占60%以上,防控工作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加強監測預警工作。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預警發布機制,嚴格執行病蟲監測24小時值班制和病蟲信息周報告制度。全省累計完成制作播出病蟲電視預報節目達550期次、發布紙介預報近2萬余期次、電話咨詢上萬人次等。
加強專業化統防統治隊伍建設。重點強化抓組織指導等“五抓”,做到組織指導到位等“三個到位”,促進了“兩個安全”,即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2011年,全省各地共完成稻瘟病統防統治面積近800萬畝次,比上年增加20%以上,稻瘟病等水稻病蟲害防控效果顯著提高。
加強工作督導。先后派出督導組10余個近40人次,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