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農民日報 來源:農民日報 日期:2011-10-31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指用來調節植物生長的內源植物生長物質和外源藥劑,這些物質能影響植物的大小、形態特征、開花、結果和產量等,人們習慣上稱這類物質為植物激素;植物體內產生的叫內源激素,人工合成的為外源激素。
人們在模擬內植物源激素的過程中,先后合成了數以千計的促進或抑制植物生長的化合物即外源激素,并利用這些化合物為農業生產服務,使之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的問題不斷顯現,表現在造成作物藥害、影響農作物產量和農產品品質等。
如我們從市場上買的獼猴桃,個頭雖然很大,買回去發現果子很硬,口感也不好,而且過不了3-5天,果就開始爛,這是因為在獼猴桃生產上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膨大劑造成的;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用在黃瓜生產上,生產出頂花帶刺的黃瓜,雖然外觀好看,但是失去了黃瓜原有的味道。
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內源激素的功能,但與作物沒有親和性,功能單一,靶標集中,用藥安全幅度較窄,自身不能調節,極易產生藥害。農作物還容易感病,生產的農產品品質差、食味口感差,還不耐儲存和運輸。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科學家把目光放在重點開發植物內源激素和含有這類物質的功能性植物營養劑上。
植物內源激素來自植物,還包括真菌、細菌、病毒產生的化合物以及影響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中的一切生物生長與發育的物質,有些尚未被人們發現。植物內源激素與植物有非常好的親和性,對植物安全性也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視,在追求產量的同時,還要生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應該選用含有植物內源激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由北京成禾佳信農資貿易有限公司總代理的一種來自德國的植物生長強壯劑“碧護”,是德國科學家經過30多年的研究,依據植物化感和生態生化學原理,由野生植物的種子加工而成(這種加工沒有化學過程),因此其功能齊全。其主要成分,一是天然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蕓薹素內酯、吲哚類、脫落酸、茉莉酮酸等8種天然植物激素成分;二是含有植物催化平衡類物質11種;三是含有20種氨基酸類及抗逆誘導劑;四是含有10種中微量元素。
由于“碧護”含有的植物內源激素是復合而平衡的,且是天然的,與植物有親和性,因此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安全性。平衡復合的內源激素與植物礦物質、氨基酸、黃酮類等物質共同作用,功能齊全,用于大田農作物、果樹、蔬菜等均表現出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國內外廣泛應用于大田、經濟作物、果樹、蔬菜、蘑菇、海藻、高爾夫球場、園林花卉等。
國內外大量的生產實踐證明,“碧護”可用于抗干旱,抵御低溫冷害、低溫寡照、鹽堿,緩解藥害和肥害,還能誘導農作物自身的抗病、抗蟲等功能。用“碧護”兌水進行灌根,能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數量增加,平衡植物營養,促進根系發育,給植物一個強大的根系。“碧護”可解決大田農作物、果樹、蔬菜等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黃葉、爛根、裂果等問題。因此,“碧護”不僅增加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由于其已獲得歐盟、美國、日本等國的有機認證,可用于有機農產品和功能性農產品的生產中。
“碧護”已經給國內外的許多農民帶來了豐收和甜蜜的喜悅。可以說,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進程中,“碧護”是未來農業的生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