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郁紅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11-08-04
近日,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獲悉,因產能過剩及成本居高等因素,目前在我國農藥3大主流品種的生產企業中,阿維菌素原藥企業處在虧損邊緣,吡蟲啉及草甘膦原藥企業仍在開工生產的只有10%左右。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調研顯示,在目前100多家取得登記的草甘膦企業中,只有7—8家還在生產,其余企業均已停產或拆除裝置。據了解,我國近年來大規模上馬草甘膦裝置,總產能已達100萬噸/年,但全球需求量約為70萬噸/年,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去年以來,受國內草甘膦出口退稅政策取消、人民幣升值以及國外對華反傾銷、美國孟山都公司大幅下調產品價格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草甘膦生產企業身陷窘境,困難重重。雖然今年產品價格略有回升,但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環保成本提高等原因,企業仍處于很低的利潤水平。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草甘膦年產能為8萬噸,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二。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今年底要全面禁止低含量(10%左右)草甘膦水劑的生產和銷售,要求產品含量要達到30%以上,也增加了企業的成本。目前,幾乎所有企業都處于歷史最低谷。吡蟲啉和阿維菌素是我國2個大宗殺蟲劑品種。由于產品同質化、產能過剩,以及以康寬為代表的國外專利產品大肆沖擊國內市場等原因,高效、低毒殺蟲劑吡蟲啉和生物農藥阿維菌素企業也步履維艱,今年以來更為嚴重。據了解,我國三證齊全的吡蟲啉原藥廠家有30余家,從2011年4—5月份至今,由于環保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等原因,開工生產的企業已降至4—5家。這些企業利潤率最低時甚至還不到2%,已有多家企業停產或搬遷,有的已考慮進行轉產。
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介紹,今年1月份,阿維菌素的出廠價格約為75萬元/噸,而從2月份至今,阿維菌素的價格一直保持在40萬元/噸的低水平,阿維菌素原藥生產企業處在虧損邊緣,不少企業在賠本賺吆喝。吡蟲啉和阿維菌素生產企業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該公司的阿維菌素如果滿產為500噸/年,目前的負荷還比較正常,但形勢不容樂觀,市場已經飽和且正處于低谷狀態,所以利潤空間很有限。國內主要吡蟲啉生產企業之一的江蘇克勝集團的營銷副總許中懷表示,目前很多小的吡蟲啉生產企業由于環保成本提高和原料漲價等原因都沒在生產,有的已經關掉了,只有該公司和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山東聯合農藥工業有限公司等幾家大企業還在正常生產。
就這3大類農藥企業的未來發展問題,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國內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在市場上沒有話語權。因此,今后應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工藝,做大做強,力爭在國外市場上擁有話語權。據了解,目前草甘膦產品協作組的22家成員單位正在集中研究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