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來源:桂林生活網—桂林晚報 日期:2011-07-15
為了躲避有關部門的稽查,平樂縣一銷售假冒農藥的商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大批貨品藏在市區內的一個小倉庫里,在銷售點只留下少量假冒農藥在售。然而,這“狡兔兩窟”的小伎倆,依舊逃不過質監、公安執法人員的眼睛。7月6日,相關責任人已被質監部門罰款7.5萬元,同時案件被移交公安部門。
“我就是這么‘一件’貨物,我也不知道這是假的!”不久前,在平樂縣二塘鎮一家農資銷售鋪里,質監稽查隊員首次發現了一件(12瓶)假冒農藥:農藥的外包裝上,印有西安某公司地址和“QS”標志,但經原廠技術人員鑒定,該批農藥均為假冒品。
稽查隊員問起農藥庫存,商家一口咬定貨品只有這么“一件”。稽查隊員查看商家銷售臺賬時,卻發現疑點:原來,前段時間農藥銷量一直很好,幾乎每天都能賣出五六瓶,按此計算“一件”商品兩三天就賣斷貨了,“難道店家每兩三天就要到西安進一次貨?”
執法人員繼續盤問,店家終于交代:“這批農藥共進貨99件,在店內銷售的農藥只是一小部分,大批農藥都是存放在桂林市區的一個倉庫里的。這么做就是為了給自己留‘后路’,防止被一網打盡。”得知消息,質監稽查隊員迅速與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在平樂縣城完成取證的同時,又派出隊員趕到存貨地點,將庫存假冒農藥一并查獲。
執法人員從倉庫里查出假冒農藥10余件,后根據商家銷售臺賬又追回已銷售的假冒農藥50余件,但其余20多件假冒農藥售出后已使用沒能追回。根據統計,質監部門本次查獲的假冒農藥貨值為89100元,是我市今年以來同類案件中涉案金額最大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