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法制網 來源:法制網 日期:2011-06-22
農業部日前在部署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時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主要糧食作物和棉花、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評價專業化統防統治的成效,不僅要看防治效果,更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有效。
對付農作物病蟲害,人類發明了農藥。但過量施用化學農藥不僅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還會對土壤、水及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農業部日前召開相關會議部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時所提要求體現的思路引人注意:專業化統防統治不是統一組織打農藥,更不是只打化學農藥,評價專業化統防統治的成效,不僅要看防治效果,更要看采取的方式方法是否對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有效。其中提到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不僅要使病蟲害防控能力、防控水平、防治效果有明顯提升,還要明顯提升綠色防控技術的普及率,切實降低農藥的使用量。
農業部網站信息顯示,目前全國在工商部門注冊的病蟲專業化防治組織達1萬個以上,擁有大中型植保機械120萬臺套,從業人員近100萬人,日作業能力達到3000萬畝以上。而據近年一些地方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實踐,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每季可減少防治1-2次,農藥用量降低20%,作業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每畝水稻、小麥減損增產分別達50公斤和30公斤以上。
農業部上述會議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國規范化防治組織數量達到2萬個以上,總作業能力達到10億畝次以上;主要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提高到30%,棉花、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提高到15%,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0%;水稻、小麥等糧食主產區,蔬菜、水果優勢區和重大病蟲源頭區實現全覆蓋。
此前有專家指出,我國農藥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頃,其中有60%~70%殘留在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