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柏亞羅 來源:《農藥快訊》編輯部 日期:2011-06-15
◆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Voltaire
◆ 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伏爾泰
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全國農藥信息總站站長、沈陽化工研究院副院長康卓教授在致開幕詞時引用了法國啟蒙運動時期著名作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伏爾泰的這句名言。他號召大家在創新農藥時一定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創新需要包容,創新需要積極、開闊、多樣性的思維。
在康院長激情洋溢的開幕詞中,第十七屆全國農藥信息交流會于5月28日在杭州蕭山區金馬飯店拉開了序幕。本次會議由全國農藥信息總站、中國化工學會農藥專業委員會主辦,江蘇省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協辦,深圳市朗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贊助,來自全國各科研院所、生產企業等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顧寶根、工業與信息化部處長梅祖保出席會議,并作了主題報告。
會議在一天半的時間內完成了16個精彩報告,時間相當緊湊,信息內容豐富,代表反映良好。大會由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兩部分組成。
主題報告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副所長顧寶根——農藥登記管理動態
顧所長以食品安全為開場白,開始了他當天的報告。“西瓜爆炸”事件的發生將農藥再次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西瓜用膨大劑氯吡脲自然成了矛盾的焦點,其實氯吡脲的毒性(LD50 4,918mg/kg)比食鹽(LD50 3,000mg/kg)還要低。顧所長希望農技工作人員要指導農民正確地使用農藥,媒體做好正確地輿論導向作用,幫助公眾科學地認識農藥,他還希望科研人員創制出更多高效、低毒農藥,以進一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農藥登記是我國農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會上,顧所長向我們介紹了我國農藥登記的基本情況,截至2010年底,我國累計批準且在有效狀態的登記產品27,778個,其中,低毒和微毒產品19,902個(不含原藥高毒的產品),占登記產品總數的71.6%;高毒產品480個,占登記產品總數的3%以下。農藥登記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產品結構進一步合理,登記審批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登記評審技術支撐能力不斷提升,登記評審更加科學規范,高毒農藥禁用工作穩步推進。顧所長說,我國登記管理工作的總的趨勢是:登記門檻提高,審批更加嚴格,管理更加規范,國際合作加強。
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處長梅祖保——對《農藥產業政策》的解讀
2010年8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了《農藥產業政策》公告。《農藥產業政策》共有11章61條,梅處長在會上介紹了政策起草的背景、過程和著力點,并重點、逐條地解讀了《農藥產業政策》。梅處長深入、生動的講解讓與會者對產業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專題報告
上海市生農生化集團公司教授級高工程志明——幾種重要的殺蟲劑品種的合成方法
程教授認為,選擇有希望開發的品種主要從3個方面著手:1) 專利期剛過或即將過期的品種,2) 國外產量或銷售量大的品種,3) 國內市場有需求,出口前景良好的品種。報告中,程教授據此遴選了5個重要品種:茚蟲威、氰霜唑、噻蟲嗪、噻蟲胺和肟菌酯,并對這些品種的合成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
沈陽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耿麗文——農藥品種的工業化開發:從實驗室到工廠
耿教授現身說法,以自己豐富的工作閱歷為背景,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農藥合成從小試到中試再到試生產,即從實驗室走向工廠這一復雜過程中所獲得的寶貴經驗和教訓。耿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已將這一過程演練了10多次,并在繼續實踐著這樣的過程。她的團隊已將包括“稻田除草劑苯噻草胺”、“光活性旱田除草劑精噁唑禾草靈”、“精噁唑禾草靈之解毒劑解草唑”和“玉米田除草劑煙嘧磺隆”等10多個項目轉化為工業化生產。會上,耿教授告訴我們:“幾十年來,我們在工業化過程中未產生一批廢料。”這句經過實踐考證的話語不僅是對她們過去工作的總結,更是對她們將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生產力的最高褒獎。
浙江工業大學催化加氫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合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杜曉華博士、研究員——綠色合成技術在農藥及其中間體生產中的應用
綠色化學是利用化學來防止污染的一門科學,是一門從源頭杜絕或減少污染的化學。提倡綠色化學是人們保護環境觀念的升級:從源頭上消除污染,通過合理利用資源、能源,來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杜博士通過實例向我們解析了綠色合成技術在農藥及其中間體生產中的應用,如為了實現有毒有害原料的替代,他們用鹽酸-雙氧水替代氯氣,以雙(三氯甲基)碳酸酯替代氯化亞砜、三氯氧磷、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光氣等。通過這些替代,他們不僅使原料低毒化,而且還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杜曉華所在的集體是以徐振元教授為首的研究團隊,該團隊致力于將綠色工藝應用于農藥生產及中間體合成,完成了包括氟噻乙草酯、嘧菌環胺、甲基磺草酮和肟菌酯等在內的13項原藥及眾多中間體的綠色合成項目。
上海市農藥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冷陽——我國農藥制劑工程化技術若干問題的研討、探索與開發
農藥制劑工程化技術是我國農藥成藥發展的一道繞不過的坎,是農藥成藥走向國際市場的一張必備通行證,我們只有通過攻關、開發、推廣和普及來加速農藥由傳統加工技術向現代農藥制劑工程化技術過渡。冷教授根據國內目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升農藥制劑工程技術水平應重點攻關的3個方面:固體制劑系統、懸浮制劑系統和農藥制劑工廠的總體布局設計。為推廣對環境安全的農藥新劑型,應一些農藥企業的要求,以冷教授為首的科研人員與相關機械企業和項目單位緊密合作,在農藥制劑工程化技術領域開展了若干探索和開發,試圖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農藥企業實際,努力打造一批能與世界農藥接軌的先導性工程單元,來推動全行業制劑工程技術水平的提升。
深圳市朗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勝——高質量農藥可濕粉配方工藝研究和設備選擇
可濕性粉劑是農藥登記數量中居于第2位的主要劑型,其產量仍在上升中,如何生產出高質量的農藥可濕粉?張總經理從可濕粉的概念、組成、配制技術、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等諸多方面進行了細致而系統的闡述。報告中,張經理列舉了朗鈦公司幫助企業解決加工問題的大量案例,足見公司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雄厚的科研實力。
浙江大學農藥與環境毒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魏方林——農藥新劑型固體微乳劑的設想與可行性研究
固體微乳劑是外觀為固體、用水稀釋后呈透明乳狀液、分散體系中油珠粒徑為納米級的一類新劑型。它既繼承了微乳劑的優點,同時又對環境友好。魏老師以15%三唑磷微乳粒劑(MEG)為例證明了固體微乳劑的可行性,同時MEG具有不含極性溶劑,貯運方便,工藝簡單、無需氣流粉碎、能耗比WG低,延續了微乳劑高藥效等一攬子優點。
江蘇澄陽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徐尚成——農藥熱點與開發展望
農藥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推動農藥工業的車輪滾滾前行。作用于魚尼丁受體的雙酰胺類殺蟲劑(氯蟲苯甲酰胺、氟蟲雙酰胺、溴氰蟲酰胺等)猶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它們的成功開發是農藥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牌;氟啶蟲胺腈(sulfoxaflor)是磺酰亞胺類殺蟲劑中的典型代表,它將在世界上50多個國家開發。吡唑酰胺類殺菌劑 [呋吡菌胺、吡噻菌胺、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sedaxane、bixafen、氟唑菌苯胺(penflufen)、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它們與三唑類殺菌劑具有類似的殺菌譜,并可提高作物產量,將成為殺菌劑開發的新熱點;三唑并嘧啶類殺菌劑(BAS 600F、BAS 045和辛唑嘧菌胺等)結構新穎,令人“耳目一新”;二芳基酮類殺菌劑(苯菌酮和pyriofenone等)也是一類新開發的殺菌劑類型。除草劑研究開發再現“異彩紛呈”,苯甲酰吡唑類除草劑pyrasulfatole、苯甲酰環己二酮類除草劑tembotrione和tefuryltrione、脲嘧啶類除草劑苯嘧磺草胺(saflufenacil)都為除草劑的發展貢獻著力量,氯丙嘧啶酸雖然結構簡單,但將成為杜邦除草劑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報告中,徐教授還對目前農藥工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了評述,并對非專利產品的開發和未來提出了獨到見解。
《農化市場十日訊》副主編孫娟——重要農藥品種的市場走向
孫主編如數家珍般地向我們介紹了重要農藥品種的市場走向,她從殺蟲劑(烯啶蟲胺、吡蚜酮、吡蟲啉、啶蟲脒,毒死蜱、丙溴磷、辛硫磷、馬拉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氯苯油、氰戊菊酯、聯苯菊酯,克百威、仲丁威、異丙威,阿維菌素油膏、阿維菌素精粉、甲維鹽)、殺菌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戊唑醇、咪鮮胺、多菌靈、三唑酮)和除草劑(草甘膦、百草枯、2,4-D、氟樂靈、精喹禾靈、煙嘧磺隆)三個方面入手,對市場上30個重要農藥品種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的價格走勢進行了分析,并對阿維菌素、甲維鹽、苯醚甲環唑和煙嘧磺隆市場情況進行了重點剖析。
沈陽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司乃國——國內主要植物病害發生及化學防治趨勢
2011年我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面積約為3.8億hm2次,同比上年增加4%。防治面積超過1,000萬畝的植物病害多達20種,小谷粒谷物、果樹和蔬菜是殺菌劑的主要用藥市場。華南及長江上中游冬春蔬菜是蔬菜用殺菌劑試驗、推廣的必爭之地。河北的水果市場要遠遠大于我們想像中的山東。化學殺菌劑仍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主流,綠色生態農藥的研發與產業化是未來殺菌劑的發展方向。創新殺菌劑必須迎合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要求,抗病激活劑將成為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沈陽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林長福——除草劑藥害與診斷技術
林教授詳細闡述了除草劑藥害的幾個類型:葉片退綠型(包括磺草酮、硝磺草酮、吡氟酰草胺、廣滅靈、吡唑特等,以及三嗪類和取代脲類除草劑)、葉色深綠型(酰胺類除草劑和二硝基苯胺類除草劑)、葉色淡黃型(磺酰脲類、磺酰胺類、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植株畸形型(激素類除草劑均系這一類,如MCPA、2,4-滴丁酯、使它隆、高特克、百草敵、二氯喹啉酸等)、植株莖葉焦枯型(二苯醚類除草劑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雜草焚、克闊樂等,以及辛酰溴苯腈等觸殺型除草劑)、全株綜合表現型。報告中,他還對除草劑藥害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除草劑藥害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上海市農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一賓——農藥的非農業用途及農用殺菌劑在工業上的應用
農藥的非農業用途范圍廣泛,其中包括各種材料,白蟻防治、滅鼠,公共與家庭衛生,園藝、苗圃、草坪、林業,以及養殖業(魚、畜、寵物)等。非農業用途主要包括防蛀(殺蟲劑)、防菌防霉(殺菌劑)、清理場地(除草劑)等,農藥已不再是農業的專用品。2010年全球非作物用農藥市場已經占據全球農藥市場的13.3%,成為農藥應用的重要領域。張工在報告中還分析了非作物用農藥的重要品種,向我們展示了非作物農藥市場的全球分布,并重點闡述了農用殺菌劑在工業上的應用。
沈陽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張敏恒——2010年世界農藥市場
2010年全球農藥市場總計442.55億美元,這是繼2009年世界農藥市場大幅下降后的恢復性回升。糧食價格上升、拉美種植狀況改善及轉基因作物增加等推動了農藥市場的增長,同時,草甘膦供過于求、歐洲種植情況惡化以及巴西貨幣貶值等又對農藥市場產生了不利影響。巴西和中國構成了全球農藥市場的1/4,由亞洲和拉美構成的發展中地區市場首次趕超歐洲和北美構成的發達地區市場。新興市場為全球農藥市場的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并將成為今后農藥市場增長的關鍵。張教授還重點分析了世界6大頂尖農藥公司的市場狀況及新產品市場在公司銷售額中所占權重。
沈陽化工研究院工程師關愛瑩——世界重要農藥品種農藥知識產權分析
嘧菌酯、噻蟲嗪、肟菌酯、硝磺草酮、噻蟲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殺霉素、雙氟磺草胺、茚蟲威、氟啶胺和唑草酮等11個品種2009年的銷售額都接近或超過1億美元。沈陽化工研究院的關老師對這11個世界重要農藥品種的原藥專利、混劑專利和工藝專利逐一進行了詳細講解,從而為國內農藥企業開發這些產品指明了道路。
《農藥快訊》編輯部教授級高工、主編柏亞羅——歐美農藥市場及其專利過期品種
2009年,歐美市場以178.35億美元的銷售額豪取了全球農藥市場的近半壁江山,歐美市場以其巨大而高端吸引了全球農藥公司的眼球。2007—2013年,歐美市場共有71個產品專利過期,隨著這些產品陸續走入“尋常百姓家”,它們必將成為非專利產品生產商追蹤和仿效的重要靶標。報告中,柏主編從71個品種中選擇了12個銷售額超億美元、市場前景較好的產品按殺蟲殺螨劑、殺菌劑和除草劑3類進行了簡單點評。她說,自2009年初,《農藥快訊》便開始對這71個產品進行連續報道,至本期止,已連載到第57個品種。由化學工業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專利農藥新品種手冊》(本刊編輯部組織編寫)則匯總了這71個專利過期農藥的詳細資料(需要者請聯系025-8658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