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間病蟲草害的防治技術以及指導意見
責任編輯: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來源: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日期:2011-06-08
目前我市春玉米開始進入拔節期,夏玉米即將播種,針對今年秋糧作物病蟲草害發生態勢,為確保防治適時、有效,減少病蟲危害損失,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建議:各地要在認真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掌握病蟲害發展動態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植保防治技術指導工作,促進秋糧增產豐收。
一、玉米病蟲害發生趨勢
玉米螟及鉆蛀性害蟲:整體為中等發生。一代玉米螟偏輕發生,二、三代玉米螟中等發生;桃蛀螟、棉鈴蟲主要集中在玉米中后期為害,尤其臨近果園的玉米田發生偏重。
玉米病害:偏輕發生。春玉米種植區主要以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瘤黑粉病、紋枯病、褐斑病為主;夏玉米種植區主要以大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褐斑病、紋枯病為主。
二、加強監測,指導病蟲防治
在三夏期間重點開展一代玉米螟、二代粘蟲、玉米苗枯病及田間草害的發生與危害的監測工作。根據病蟲情,及時發布預報,指導生產。同時,要加強草地螟、蝗蟲的監測工作,做好防治的物資準備工作。
三、選擇抗病品種,增強作物抗病能力
針對近年我市夏播玉米大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褐斑病、紋枯病發生較為普遍,個別品種發病較重的特點,建議在品種選擇時要根據當地生產實際,選擇抗病性強和豐產好的品種,同時,注意做到品種合理布局。
四、好種子藥劑處理,防治病蟲害
采用種子藥劑處理是控制種傳、土傳病蟲害的有效措施,可防治玉米苗枯病、絲黑穗病、耕葵粉蚧、地下害蟲、粘蟲及苗期的蚜蟲、薊馬等病蟲害。防治方法:可采用種衣劑按1:50比例包衣或使用殺菌劑按規定量進行人工拌種,拌種方法可采用34%?!のz懸劑300 ml或20 %三唑酮乳油200 ml或12.5 %烯唑醇可濕性粉劑500 g-700 g,加清水2 l-4 l拌種100 kg。為保證種子包衣的質量,在種衣劑的選擇上一定要使用正規廠家合格產品,而且保證每粒種子包衣足夠的藥量。各地植保站要認真做好種子包衣或種子藥劑處理的技術指導,降低病蟲危害的幾率
五、及時開展化學除草,提高除草效果
由于今年春季持續干旱可能導致春玉米田土封除草效果不理想,針對春玉米田雜草多的地塊,于玉米5-7葉期(雜草2-3葉期)采用莖葉處理除草,防治方法:畝用4 %煙嘧磺隆懸浮劑70 ml-100 ml或4 %煙嘧磺隆懸浮劑50 ml加40 %莠去津懸浮劑80 ml,對清水40 ml進行噴霧。
夏播玉米可根據氣候或土壤墑情選用土壤封閉處理或莖葉處理,對實施免耕覆蓋,有明草的地塊應采用“一封一殺”除草技術,即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防治明草與土壤封閉處理同時進行,土壤封閉可畝選用40%乙·阿合劑250-300毫升,防治明草可畝選用41%草甘磷水劑150-200ml。如果遇氣候干旱少雨的情況下,噴藥時要適當增加噴水量、用藥前后淺灌水,也可采用機械措施使除草劑與土壤混合,以避免除草劑揮發、光解、風蝕等損失。莖葉處理方法同春玉米。
六、開展玉米苗期病蟲害防治,保全苗
據預報,一代玉米螟為偏輕發生,發生面積70萬畝,玉米螟卵盛期大部區縣為6月10日-15日,最早的6月6日前后,延慶卵盛期偏晚約在6月18日-22日。各地應根據玉米螟發育進度適時開展防治,防治措施可采用殺蟲燈或性誘劑誘殺成蟲,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卵,利用生物農藥B t撒施顆粒劑或噴施防治幼蟲。在粘蟲常發的地區,當麥田每平方米蟲量大于10頭的地塊,可結合土壤封閉除草加入殺蟲劑,當玉米苗期百株蟲量大于5頭的地塊應及時進行防治。由于今年氣候干旱,要注意玉米苗期蚜蟲、薊馬等病蟲的為害,達到防治指標要及時進行防治。
七、加強重大病蟲監測預警,做好防控準備
當前,我市土蝗已陸續進入孵化出土期,外來蟲源區河北北部和內蒙古的土蝗今年將偏重發生,且已進入孵化始盛期。草地螟燈下已開始見成蟲,今年草地螟發生期較常年偏晚,百步驚蛾10余頭。針對本地和遷飛地土蝗、草地螟發生態勢,在加上受干旱的影響,增加了土蝗、草地螟的遷飛的可能性。因此,各區縣植保站要加大調查頻率和普查面,在全面、準確掌握蟲情和發生動態的基礎上,及時準確發布蟲情預報,認真完成重大病蟲害周報。并提前與農藥、藥械供應企業銜接,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備足防治所需物資。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對植保機械的檢修,植保專防隊防控演練及隊員培訓,繼續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確保土蝗、草地螟不起飛、不擴散、不成災,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