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實施農藥使用優化工程 規范農藥使用行為
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6-02
為了加強植保技術推廣與農藥械產業的結合,建立適應現代農業植保服務的有效途徑,陜西省從今年起實施 農作物使用農藥品種結構優化工程 ,使陜西省農藥的示范推廣、政府采購、技術宣傳、科學使用逐步秩序化、規范化。實施優化工程,建立我省使用農藥品種庫。針對陜西農作物種植現狀,病蟲草害發生特點,無公害、綠色以及有機農產品生產需要,逐步建立成分多樣、劑型豐富的防控病蟲草害最優農藥品種庫,形成覆蓋全省主要農作物、適宜各類栽培方式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使用農藥品種庫。實施優化工程,確立采購農藥的產品資質。通過農藥優化工程的實施,建立全省各類農藥政府采購、專項采購基本產品資質資源,完善資質認定、采購實施、售后服務等環節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采購機制,強化采購技術把關,規范采購運行程序,保證統采農藥的有效性、經濟性及售后服務的到位率。實施優化工程,搭建專業化統防用藥機制。以農藥優化工程篩選的農藥品種、各類作物用藥組合產品為基礎,建立植保服務、專業防治、農藥企業 三位一體 的專業化統防統治農藥使用機制,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用藥成本,提升專業化統防統治水平。實施優化工程,發揮優質產品主導作用。通過集成配套,多措并舉,實現優質農藥產品與植保技術指導、重大技術推廣、專業化防治的緊密結合,引領農藥使用導向。促使各類型優質農藥產品的協同互補,充分彰顯其優越性,主導農藥市場方向,達到扶優抵劣,服務農民的作用。實施優化工程,實現農藥減量增效目標。以優質農藥產品為基礎,以配套使用技術為手段,優化各類作物使用的農藥品種及關鍵技術,提高農藥產品的對癥性、有效性,達到農藥減量增效目標,達到提升農作物產量品質、確保農產品安全的效果。實施優化工程,提升植保技術服務水平。以農藥品種優化工程為依托,發揮植保機構和農藥企業各自的優勢,實現植保技術推廣與農藥產品應用的關鍵對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植保 技物結合 服務,體現植保系統農藥推廣的主渠道作用,改變目前農藥零售商隨意亂開 處方 、誤導農民用藥的現狀,全面提升植保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5月份,陜西省已經成立了由陜西省植保專家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專家組成的 陜西省小麥病蟲草防控使用農藥品種效果評估委員會 ,并對申請藥效評估的10家農藥生產企業的24個產品進行了大田防效調查與室內綜合評估,確定23個產品符合入選 陜西省農作物使用農藥品種庫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