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中國質量新聞網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日期:2011-06-02
當前,美國白蛾已經進入羽化盛期。由于去年第三代白蛾疫情較重,越冬蟲基數較大,美國白蛾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防治美國白蛾多采用化學殺蟲劑,并使用大功率車載噴霧器甚至飛機撒藥,撒施面積較大,極易發生農藥飄移,對種植農產品造成一定的污染,增大了出口蔬菜、水果、糧食等產品的農藥殘留超標風險。
美國白蛾,學名Hlyphantria cunea(Drury),為世界檢疫性害蟲,具有食性雜、繁殖量大、適生性強、疫情暴發危害大等特點,主要危害果樹、行道樹和觀賞樹木,嚴重危害農林業發展。
為在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降低農產品農藥污染風險,保證我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日照檢驗檢疫部門提醒企業,要加強自檢自控,在采收及收購原料時,了解當地防控美國白蛾所用農藥品種,增加對相關農藥的殘留檢測,確保原料合格。企業應在種植基地周圍科學設置隔離帶或在基地上方采取一定的隔離措施,以減少農藥飄移造成的污染,降低農藥殘留風險。
同時,檢驗檢疫部門建議:在防控美國白蛾時應采取以無公害防治為主的綜合治理措施,多采用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安裝殺蟲燈等無公害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采用化學農藥防治時,也要選用低毒、低殘留的品種,盡量降低農藥污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