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5-09
今年本市小麥吸漿蟲整體發生程度為偏重發生,部分地區大發生,發生面積60萬畝,主要發生在順義、通州、房山、大興等小麥主產區。根據當前吸漿蟲化蛹羽化進度,預計成蟲羽化盛期為5月3日-10日,比常年略偏早,比上年早一周左右。具體發生特點:一是發生早,蟲口密度明顯上升;二是化蛹率比常年偏高。
根據當前全市吸漿蟲蛹發育進度,預計房山、通州、大興吸漿蟲成蟲的防治適期為5月3日-10日;順義、密云、懷柔、平谷吸漿蟲成蟲的防治適期為5月7日-14日。
針對今年吸漿蟲發生早、蟲口密度高、發生程度重、地塊間發生嚴重不均衡等特點,吸漿蟲防治工作絕不能放松,且成蟲期防治是一年中的關鍵時期,當小麥抽穗達50%,或扒麥行檢查一眼可見2-3頭成蟲時,立即開展防治,避免因貽誤防治適期造成危害。建議各區縣近期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各區縣植保站要進一步做好蟲情監測,加大調查頻率和普查面,及時準確發布蟲情預報,明確防控重點區域和最佳防治時間,并按時向當地政府報告吸漿蟲發生動態,做好防治指導工作。同時,要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到田開展蟲情調查,做好防治技術指導和服務。
其次,承擔農業基礎建設及綜合開發、高產創建和病蟲綜合防控示范區項目任務的區縣,要加強示范區的病蟲害監測與防治指導工作,嚴格按各項實施方案執行,建議示范區在小麥抽穗期全面開展吸漿蟲成蟲防治,降低吸漿蟲危害,并可兼治麥蚜。
最后,由于天氣熱,農藥揮發性強,要選用高效、優質、安全的防治藥劑。可選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農藥,進行適量噴霧防治。噴霧時應選擇無風天氣,早晚進行,避免中午高溫打藥。同時,打藥人員要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與管理準則操作,防止農藥中毒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