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3-23
眼下正是農資旺銷之際,也是違法行為的高發期。為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近日,平邑縣質監局對農藥經營戶進行了專項檢查。此次共檢查農藥經銷商 63 家,抽查農藥 32 個品種 44 個批次,有 4 個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 90.9% 。
此次重點檢查了有機磷類、菊酯類、殺菌劑類等農藥產品。重點查處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殘留農藥、有效成份的含量與標注的不相符、農藥產品質量不符合標準要求、無生產許可證的農藥、過期失效變質的農藥、冒用名優農藥廠名、廠址、質量標志的、農藥凈含量偏差不符合國家規定等違法行為。
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為:
一是凈含量不合格。檢查結果顯示,一般常規農藥凈含量合格率高,個別新藥凈含量存在不合格現象。針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該局執法人員當場下達了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
二是商品標簽不規范。部分企業故意模糊企業的名稱、地址和品牌,模糊主要成分順序,故意突出有市場前景農藥成分的標注,以及隨意加注濃縮、高濃縮字樣等等。同時,部分企業還存在產品包裝外文太多以及許可證號和執行標準標注不規范等問題。
三是冒用他人名稱。冒用正規生產廠家的批準證書號、產品標準號和農藥登記號;亂用農藥商品名稱或通用名稱,農藥名稱沒有真實反映其效果。
在此次活動中, 針對全縣農資銷售狀況,執法人員對各鄉鎮農資銷售網點逐一進行了排查,查看了產品的進貨渠道,質量證明材料及產品質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加強識假宣傳,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
同時,該局還組織執法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村集貿市場進行農資打假宣傳咨詢活動,現場進行農資產品真假鑒別,提高農民識別假冒偽劣產品的能力,得到農民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