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堿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復配劑對甜菜夜蛾毒性增效明顯
責任編輯:紀秀英 來源:中日合資北京三浦百草綠色植物制劑有限公司 日期:2011-06-17
不同農藥科學混配成的復配制劑,可增加防治譜、提高藥效、降低毒性、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復配后可以擴大防治的種類,減少用藥次數,因此農藥復配制劑的研制和應用,是合理使用農藥,有效地防除病、蟲、草害的重要途徑。
苦參堿是由中草藥苦參的根、莖、葉、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制成的,是生物堿,一般為苦參總堿,成分主要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槐果堿,氧化槐果堿、槐定堿等,以苦參堿、氧化苦參堿的含量最高。 苦參堿是天然植物農藥,害蟲一旦觸及本藥,即麻痹神經中樞,繼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堵死蟲體氣孔,使害蟲窒息而死,本品對人畜低毒,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簡稱甲維鹽)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它具有超高效,低毒,低殘留等特點,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它許多害蟲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在非常低的劑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蟲的過程中對益蟲沒有傷害,有利于對害蟲的綜合防治,另外擴大了殺蟲譜,降低了對人畜的毒性。甲維鹽對昆蟲的中毒機理為阻礙神經傳導,導致昆蟲麻痹,不能正常活動而致死亡。研究表明,甲維鹽可以增強神經質如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γ-氨基丁酸(GABA)作為釋放的靶標系統,是脊椎動物和非脊椎動物神經傳導抑制劑,同時可使大量氯離子進入神經細胞,使細胞功能喪失,擾亂神經傳導,導致了昆蟲神經傳導受阻使昆蟲中毒癱瘓死亡。甲維鹽對昆蟲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作用,胃毒效果在10h以后就能明顯表現出來,24h就能使昆蟲死亡。
單一農藥的連續使用,可造成農藥對害蟲連續的選擇壓力,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而將作用機制不同、無交互抗性或多作用點的藥劑混配使用,可減少單一農藥連續的選擇壓力,使有害生物抗藥性發展緩慢,是延緩抗藥性發生與發展的有效措施;同時,利用藥劑間的協同增效,還可防治抗性害蟲。苦參堿和甲維鹽的殺蟲機理不同,所以將這兩者復配,應該可以拓寬殺蟲譜,實現增效的作用。
北京三浦百草綠色植物制劑有限公司委托權威且有資質的技術部門,用0.36%的苦參堿水劑和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進行了一系列復配實驗,并用甜菜夜蛾作為靶標害蟲,測定了不同復配劑的毒性。實驗采用浸漬接蟲法,每組復配劑重復實驗三次,實驗數據用SPSS軟件統計處理,求出毒力回歸式、致死中濃度、相關系數和95%置信限等,并用孫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數。實驗證明,苦參堿與甲維鹽混用對甜菜夜蛾有增效作用,有5個不同配比的復配劑共毒系數大于100,其中一種復配劑的共毒系數高達478,致死中濃度只有0.05μg/ml。由于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苦參堿和甲維鹽的復配劑可以實現低施用量的同時達到較高的殺蟲活性,可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輕環境污染的壓力,是很有潛力的復配劑品種。